UESHIMA MUSEUM
關於空間設計
設計師[OKB+tan.設計室+
義山建築設計事務所]所提出的概念
攝影:千葉顕弥(所有照片)
01
美術館
植島幹九郎美術館以 “當代性” 爲主題,將從UESHIMA
COLLECTION植島幹九郎的藝術收藏裡超過650件國內外不同藝術家的現代藝術作品中,挑選出符合各個主題的作品向公眾展示。
對於整個美術館設計,我們與植島先生討論了將原為英國國際學校的建築轉為一間現代美術館的最佳方式,,以創造一個能容納各種現代藝術作品及企劃的多功能空間,並為觀眾提供一個豐富的藝術體驗。我們從現有建築的限制及館藏蘊含的藝術概念中不斷吸取美術館設計的靈感。
為了回應植島先生希望透過人與人之間的聚集與交流,為整個藝術界注入活力的願景,因此我們把前學校體育館的空間改造成能夠展示大型作品、舉辦活動和講座的多功能展覽廳。
我們精心設計了符合各收藏品的特殊性的展覽空間。把走廊改建為適合展示影視作品的狹長展室,並在前醫務室中利用鏡子加強光影作品的體驗;另一個房間則佈滿光線,以照亮藝術品。
02
整體結構
從地下室到6樓的所有空間都被重新設計成美術館。
頂樓是接待處和教育樓層,設有茶室及會議室。前校長室改建為附設景觀庭園的茶室,並計劃舉行正宗的茶會。第3至5樓是美術館展覽室的一部分,但也可用作辦公室。
這個辦公空間象徵了植島先生的事業與藝術不可分割的關係。
美術館入口與辦公室共用,辦公室的訪客會於入口處看見藝術品。這座美術館重視藝術所帶來的人際交流,並在下層設有一個大禮堂。
展覽空間的類型在各樓層都有截然不同的特色。
下層是大型開放式展覽空間,一樓是環形展覽空間,二樓是設有多個獨立的分區展覽空間。
基於將整座大樓變為美術館的概念,樓梯也被視作展覽空間的一部分。
不僅僅是將跨越國界和表現形式的藝術作品簡單陳列在牆上,而是讓觀眾擁有更多個人化體驗,隨心選擇體驗的順序。每位到訪者都有獨特的作品體驗,這裡將成為一個充滿各種未來企劃的美術館。
儘管原來的學校空間已成為美術館,但這座建築物的使命並沒有改變
, 這裡仍然是一個分享時間、體驗、感受和學習的空間。
03
外牆設計
植島先生的創新理念與渋谷教育學園相結合,藝術與教育的融合由此開始。外牆設計象徵了此變化。
在大樓面向道路的一側入口處,增設了一面與大樓等高的金屬網半透明牆。柔和的曲線是為了引導人們前往入口。當夜幕降臨時,牆面會從內部發光,成為城市上的燈籠。相比學園整體體積,以較小的變動來塑造建築外觀,與學校整體協調,同時在澀谷街道上低調地宣示美術館的存在。
這面外牆會隨著時間、距離和角度的變化呈現不同面貌,與藝術本來所具有的多重詮釋相呼應。
04
最先進的保安系統
美術館和辦公室合併的設計使保安系統變得更為複雜,一般會劃分入口與走廊以分隔人流。隨著藝術與教育的融合,吸引了年輕一代的學生來臨美術館。
在這裡引入了最新的網絡安全系統,使美術館與辦公空間和諧共存。
每層展覽室和辦公室的保安系統可透過事先發出的 QR
碼進行個人化調整。
05
結論
收藏的主題為「當代性」,換言之,就有如植島先生與當代藝術家的交流時,所接收的視角與原動力,並傳遞給同樣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本美術館旨在公開分享這些作品所擁有的能量,並提供一個可進行感官體驗的鑑賞空間。
希望這個空間讓觀眾親身體驗到這些先驅藝術家們的思想和意志的痕跡,並在這些能量的啟發下找到自身的變化。
(大久保/OKB)